十年前,两岸两会签署服贸协议,但后来因种种原因未能生效。近期,“重启两岸服贸协议”在台湾成为热门话题,也引发岛内各界的深刻反思。台湾《中国时报》6月28日刊发徐宗懋文章指出,正是当年的反服贸,让台湾“走向错误的方向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文章称,2013年服贸首次提出,一连串事件激发后来的“太阳花运动”,台湾也“走向错误的方向”。“这是台湾由强转弱的关键。”
文章指出,当年反服贸是由岛内出版业者首先发难的,理由是要“阻挡大陆强势的竞争”,保护台湾出版业。结果十年下来,台湾出版业扭转局势了吗?没有,其实是越来越糟。
文章称,当然,反服贸者一定会说,如果不反,情况会比现在更糟。反正丧失竞争骨气者,永远会替自己不行找理由,怪东怪西,现在又怪到电商头上,其实真正的原因就是阻挡进步的他们自己。
文章指出,毫无疑问,反服贸是台湾由强转弱的关键,由缺乏竞争力者来主导政策,结果自然就是一个缺乏竞争力的“弱势台湾”。
台湾“中时新闻网”6月28日报道称,近期台湾讨论重启服贸等话题,民进党2024参选人赖清德声称“不应该再次接受走向大陆的回头路”,也有人担心此举会令台湾过度依赖大陆市场。对于相关提问,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8日表示,民进党为谋求政治私利,蓄意阻挠两岸服贸协议生效,导致台胞台企直接丧失了本应享有的发展先机,严重损害了台胞台企发展利益。
她表示,服贸协议对服务业占比很高的台湾来说,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。民进党当局不思悔改,顽固进行政治操弄,继续污蔑抹黑服贸协议,难怪其相关论调被岛内媒体斥为“谬论”。
台湾联合新闻网6月28日报道称,2013年6月两岸两会签署服贸协议,迄今已满十周年,但因2014年“太阳花运动”等因素,协议并未生效。近期社会对于重启两岸服贸协议的呼声渐起,货贸等议题也受关注。
朱凤莲28日在记者会上指出,十年前,两岸两会经过善意沟通、平等协商,签署了《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》。历经十年风雨洗礼,越来越多岛内人士尤其是业界认识到,两岸服贸协议是一份互利双赢的好协议,有利于加强两岸服务业合作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,有利于两岸经济特别是台湾经济发展。
她强调,两岸服贸协议迟迟未能生效实施,台湾业界和民众利益深受其害,原因众所周知。
朱凤莲还提到,2010年两岸签署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》(ECFA),截至2022年底,大陆已累计对台减免关税85.2亿美元,台湾有61家金融企业和2065家非金融企业利用相关优惠政策在大陆提供服务。而ECFA仅为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、自由化构建了一个框架,早期收获清单仅包括部分产品关税减免和部分服务业开放,更大红利要在两岸货贸、服贸等ECFA后续协议中体现。
她表示,ECFA后续服贸协议签署之后迟迟未能生效,货贸协议商谈被迫中断。“这是非常遗憾的事。”
此外,关于媒体问及“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继续推进服贸谈判”,据台湾“中央社”6月28日报道,朱凤莲回应:“两会受权协商和所达成协议的权威性应该得到维护,两岸协商谈判的基础不能受到损害。”
关键词:
下一篇:最后一页